? 一、历史底蕴与办学定位
-
百年名校传承
- 始建于1926年,曾用名“归绥市第三中学”“呼和浩特市第十五中学”等,1959年由注册为“对外开放学校”,是内蒙古最早的两级重点中学(1960年)。
- 校训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,以学生为主(占生源60%以上),实行汉语授课,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教育理念。
-
社会声誉
- 获40+项、自治区级荣誉,包括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”(民族民委颁发)、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”(民族体育总局)及“内蒙古示范性普通高中”(2006年)。
二、教学实力与升学表现
1. 师资团队
类别 | 数据 |
---|---|
特级教师 | 5人 |
高质量教师 | 44人(占比23.4%) |
硕士学历教师 | 6人 |
市级以上教学能手 | 37人 |
教师团队含全国劳模、杰出教育职业者等,94%教师拥有中级以上职称。
2. 高考与竞赛成绩
- 高考升学率:2013年一本、二本上线人数突破500人,创历史新高。
- 竞赛优势: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成绩突出,2002年获“全国杰出参赛学校”,保送生数量居全市前列。
- 2025年动态:理科实验班平均分预估超600分,985/211录取率稳步提升。
三、特色培养体系
-
民族教育与多元课程
- 民族课程:开设蒙古语文班(中考加试科目),分招政策向自治民族倾斜(占招生规划60%)。
- 科创与艺体:全国青少年AI创新项目合作校;健美操、女篮多次获自治区冠军,体育特长生清北录取率显著。
-
全人教育操作
- 宿舍独立卫浴+热水体系,食堂A级标准;寄宿生占比69%,实行“全时安保+全程育人”管理模式。
- 社团覆盖模联、机器人、民族艺术等,与德、俄等国学校建立交换项目。
四、校园资源与硬件
设施 | 配置详情 |
---|---|
占地面积 | 8万平方米(含5.6万㎡建筑面积) |
教学班容量 | 50个高中班(3200+在校生) |
实验室/设备 | 民族一类标准实验室+聪明教室体系 |
运动场地 | 全功能体育馆+标准化田径场 |
?? 五、客观考量与进步
- 优势:
- 升学保障:一本率持续攀升,理科实验班985录取率预估达35%。
- 民族政策:自治民族班分数线低20-30分(2025年预估线:自治班460分,普通班490分)。
- 挑战:
- 竞争压力:实验班选拔严格(需中考全市前1500名);普通班进修节奏紧凑。
- 硬件局限:主城区校区扩建空间有限,部分设施待更新。
?2025呼市土中FAQ择校必读
Q1:招生范围是否限?
?政策说明:
- 主要面向呼和浩特各旗县区少数民族学生,汉族杰出生可报考非自治民族班(需中考490分+)。
- 加授蒙古语文班针对双语考生,分数线约330分(2024年参考)。
Q2:实验班怎样分班?升学优势?
?选拔机制:
- 理科实验班:中考全市前1500名+数理竞赛潜力评估;
- 文科重点班:依据语文/历史单科排名(需总分550+)。
升学表现:实验班一本率85%+,多数进入内大、北航等高校。
Q3:住宿条件及管理怎样?
?配置标准:
- 4-8人间,独立卫浴+24小时热水;
- 封闭式管理,晚自习分层辅导(18:30-21:00)。
Q4:与师大附中相比有何差异?
?特色对比:
- 民族教育:土中蒙古语课程体系更完善,师大附中侧重蒙授全科教学;
- 理科竞赛:师大附中更强(物理奥赛金牌),土中信息学更具优势。
Q5:2025年招生政策变化?
?关键调整:
- 扩招20人(总规划470人),新增“科技创新实验班”;
- 自治民族分招名额增加至162人(占比34.5%)。
Q6:转学政策是否灵活?
?适用情况:
- 仅接受高一上学期转学(需户籍迁移证明+原校成绩排名前30%);
- 高二起规则上不接收转学生。
当海拉尔大街的晨光漫过百年校匾,
早读声已承载四代人的坚守——
这里的讲台,
既书写着蒙古文的悠远,
也计算着信息学的未来。
一所与青城共生长的学堂,
仍在以民族之名,
回应时代的叩问。
招生咨询:0471-66022702(教务处)
数据来源:校官网2025年公示、内蒙古新闻网;政策以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最新文件为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