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本温湿度范围
1. 常温库
温度:0℃~30℃(部分规范放宽至0℃~40℃,内控标准为1℃~39℃)。
适用产品:未明确要求独特储存条件的医疗器械(如部分敷料、普通耗材)。
2. 阴凉库
温度:≤20℃(内控标准为1℃~20℃)。
适用产品:需避光或对高温敏感的器械(如部分试剂、高分子材料器械)。
3. 冷藏库
温度:2℃~8℃。
适用产品:需低温保存的体外诊断试剂、生物制品等。
4. 冷冻库
温度:-15℃~-25℃。
适用产品:特定生物样本、疫苗等超低温保存的医疗产品。
5. 相对湿度
统一标准:所有库房湿度需保持在45%~75% 之间,防止霉变或静电损害。
二、独特要求与监测管理
1. 以产品标识为准
医疗器械的储存必须优先遵循说明书或标签标示的温湿度要求。若未明确标注,则按常温库标准执行。
2. 温湿度监测设备
需配备自动监测体系,实时记录数据:
常温库:至少每30分钟记录一次;
冷藏/冷冻库:至少每1分钟更新数据,每30分钟记录。
设备每年需校准或更换,确保误差≤±0.5℃(常温)或≤±1.0℃(冷冻)。
3. 库房分区管理
高风险产品(如无菌、植入类器械)需独立分区储存;不同委托方产品需分开放置。
采用“三色五区”管理(待验区、合格区、不合格区等),并明确安全距离。
三、独特情况处理
异常报警:温湿度超限时,体系需实时声光报警,并向指定人员发送短信通知。
电力保障:冷链仓库需配置备用电源或双路供电,防止断电风险。
验证要求:冷库、阴凉库等设施启用前需通过性能验证,定期复验(如每年一次)。
拓展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