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忘的青春之歌
“春天里么就到了这,迎春花儿开…”每当听到这首《花儿与少年》,脑海中就会浮现出30年前与同窗好友踏青东钱湖的美好画面。那时的我们正如歌中所唱,是年轻轻的女儿家和小阿哥哥,在春光中肆意绽放。花儿与少年,不仅是民歌的名字,更成了我们青春记忆中最动人的注脚。
踏青陶公山的欢乐时光
记得那年宁波师范学院的春假,在小徐的提议下,我们七人结伴前往东钱湖畔的陶公山。那时的交通远不如现在便利,从三官堂到陶公山竟用了整整一个下午。”我晕了!”小夏在蜿蜒山路上第一个喊出了心声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但当山间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时,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。
陶公山虽不高,却因传说中的陶公与西施而平添几分浪漫。我们走过光滑的青石板路,想象着千年前这对佳人在此漫步的情景;路过高大轩昂的石库门房子,又猜测那是否是他们的爱巢。最难忘的是阿夫端着菜盘走过石板路的样子,被小夏戏称为”宫廷卫士”,这个绰号一直伴随他至今。
东钱湖上的青春印记
清明时节的东钱湖格外迷人,湖面如镜,垂柳轻扬。我们分乘两条小船泛舟湖上,男同学们卖力划桨,女孩子们则戏水唱歌。记得阿广这位西北汉子被我们起哄唱宁夏”花儿”时的腼腆模样,虽然他不会正宗的花儿,但那带着洋芋嚓嚓声的小调至今萦绕耳畔。
最惊险的是小夏唱歌时差点落水的插曲,阿广紧张地伸出双手的画面定格成了永恒的记忆。上岸后,我们在金黄的油菜花海中嬉戏,在古朴的二郎庙祈福,在莫枝老街品尝青团…这些片段如同散落的花瓣,拼凑出我们最美的青春图景。
永不凋零的青春之花
三十年弹指一挥间,当年的”花儿”与”少年”都已有了自己的家庭,但那段在东钱湖的青春记忆却历久弥新。正如阿广在毕业留言中所写:”当小船在湖面上缓缓划动的时候,这是使我最能够勾起回忆的一瞬。”每当《花儿与少年》的旋律响起,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春光烂漫的时节,看到了彼此最纯真的笑脸。
青春会老去,但记忆中的芬芳永不消散。花儿与少年的故事告诉我们:真正的青春不在于年龄,而在于心中是否还保留着那份对美好的向往与感动。愿我们都能如歌中所唱,永远做那个”年轻轻的女儿家”和”小阿哥哥”,在生活的春天里,继续绽放最灿烂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