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心理边际效应的哲理故事心理边际效应心理学边际效应名词解释

心理边际效应

有时称为边际贡献,是指当消费者逐一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品时,单位效用在逐渐降低(虽然总效用仍在增加)。

举一个通俗的例子,当你饿了,有人给你带了一篮子馒头,你一定觉得吃第一个馒头最好。吃得越多,一个馒头带给你的满足感就越少。直到你吃够了,其他的馒头就没效果了。

边际效应在的应用非常广泛。比如,比如经济学中的需求规律就是基于此,即用户购买或使用的商品越多,他愿意为一个单位的商品支付的成本就越低(由于后期购买的商品带来的效用降低)。

当然,也有少数例外。例如,酗酒的人喝得越多越高兴。

或者集邮者收藏一套文革邮票,那么这套邮票最终收藏的邮票的边际效应是最大的。

如果你领会了边际效应的概念,可以尝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。比如你是公司的管理层,就得给员工涨工资,月薪3k的人涨1k的效果一般比月薪6k大1k。对于月薪6k的人,可能会增加2k,因此对于低收入人群,公司增加月薪似乎更有利;

顺带提一嘴,似乎不可能通过加薪来保持员工的职业热诚。第一次加薪1k后,员工非常兴奋,大大增加了职业热诚;

第二次涨薪是1k,很刺激,增加了一些职业热诚;

第三次加薪2k,有点激动,可能会增加职业积极性;

第四次&8230;&8230;直到加薪没有效果。

要想避免这种情况,每次加薪都会达到与第一次加薪1k相同的效果,那么第二次加薪可能需要2k,第三次加薪需要3k……,或者可以采用其他激励措施,比如安排他们第二次参加职业进步培训,第三次晋升职务。虽然成本可能相当,但由于手段不同,他们取得了更好的效果。